古代舆图 千载山城
清乾隆年间,内阁学士董邦达带领画匠以生动细腻的笔触,绘制了一套《四川全图》,《安岳舆图》是其中的一张,图中一座山明水秀的蜀中小城清晰可见。
安岳古属普州,始建于北周建德四年(公元575年),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。城池便建在凤皇山(凤凰山)上,其四周峰峦如聚,有易守难攻的地形优势,“安岳”的县名正是取自“安居于山岳之上”。
人文荟萃 东普西眉
《安岳县志》中保存的这张绘图为工部楼,其原名为南楼。唐代大文豪杜甫曾途经普州,在南楼讲学。诗人贾岛在普州为官期间,听说杜甫曾在这里讲学,为纪念杜甫,便将南楼更名为工部楼。
石窟造像 东方美神
石羊镇毗卢洞的造像,开创于五代时期。其中,紫竹观音造像享誉世界,是北宋时期的作品,被誉为“东方美神”。
卧佛造像是我国现存最大、保存完整的唐代全身石刻卧佛造像,整体造像依山取势、精心设计,具有极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。
非遗传承 科学保护
安岳石窟以其罕见的规模及超高的艺术价值受到了广泛的关注。国家文物局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多家机构的专家们来到安岳调研,运用一系列数字化技术手段对安岳石窟开展保护工作。
保护石窟造像的同时,安岳人也传承着古老的石刻工艺。作为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雕的代表性传承人,石永恩一直致力于安岳石刻技艺的传承。
地方剧种 开放包容
它开放包容,博采众长,其伴奏乐器不仅有各种民族乐器,还包括大提琴等西洋乐器,表演中甚至还可以融入歌舞等元素。
安岳曲剧的代表性传承人李再碧为创新发展安岳曲剧,求教于川剧老演员王光荣,将川剧与曲剧进一步融合,演绎了全新的安岳曲剧《秋江》。
细竹入画 科技赋能
早在清朝,安岳就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竹编产业,一度远销海外。竹编工匠们除了用竹子制作日常的生活用品,还以竹丝为载体,编织出一幅幅妙趣横生、气韵生动的竹编画,这项技艺也被列入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安岳竹编要求每一根经篾与纬丝都纤细如发,一厘米竹片往往要分出50多根竹丝,采用挑、压、破、拼等方法进行编织,逐渐呈现出虚实明暗的层次变化。每一寸长度都需要编入数十,乃至上百根竹丝。
安岳种植柠檬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,如今安岳柠檬种植面积已经超过50万亩,成为世界柠檬主产区之一。
2018年,安岳柠檬研究所院士(专家)工作站成立,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等多位专家辗转于安岳的田野之间,展开了多项学术研究,为安岳振兴柠檬产业注入了更多科技的力量。
依托成渝走廊枢纽的交通优势,八方游客来到安岳,历史的厚重与璀璨,当代的通达与繁华,在安岳交相辉映,绽放出熠熠华彩。
中国影像方志
安岳篇
播出时间:5月20日 23:16
大家都在看